中国与非洲,两大历史灿烂的古老文明,两片升腾希望的发展热土,虽相隔万里,却命运相连。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今年10月,我们迎来中非合作论坛的第20个年头。虽然当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中非合作却日益紧密,经贸往来更加密切。

记者从广交会中非贸易交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中非贸易额2087亿美元,是2000年的20倍,中国连续11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多年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今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为824亿美元,同比下降19.1%。但从6月起,单月中国对非出口、自非进口和双边贸易额环比分别增长3.2%、16.2%和8.6%。

“疫情没有改变中非经济长期互补的基本面和中非深化互利合作的大趋势。2021年,中非合作论坛将举行新一届会议,相信中非经贸合作将获得新动能。”广州森大集团副总经理陈潮波对中非经贸合作充满信心。

这种信心来源于各方合力抗击疫情。非洲广东总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霍江涛介绍说,在疫情全球暴发的关键时期,商会协助中国政府向非洲政府和企业提供抗疫物资,帮助非洲国家抗疫。除此之外,他们还组织在非洲的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踊跃为非洲国家捐款捐物,不仅协助医疗专家组指导当地的抗疫工作,还为非方来华采购医疗物资提供便利。

“我们抗击疟疾的产品从2004年开始走进非洲,已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中药走出去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随着疫情的全球性蔓延,新南方人率先走出国门,支援全球战疫。”广东新南方集团副总裁陈跃进介绍说,新南方集团运营的尼日利亚广东经贸合作区筹集抗疫物资送往中国驻拉各斯总领馆,并向驻区海关、移民局等尼日利亚政府部门捐赠了一批防疫物资。

这种信心来源于中非贸易交流有非常强的相互需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继森介绍说,中非产业结构的梯度不同,为中非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中国可以为非洲国家提供质优价廉的工业品,非洲可以向中国输出经过深加工的优质农产品和其他产品。加之非洲文化多元、人文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中国民众有追求美好生活的需求,中非服务贸易有非常大的拓展空间。

陈潮波介绍说,今年前9个月,该公司对非出口约2.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29%,持续实现高增长。广州市虎头电池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松毅也介绍说,今年前9个月,公司的高性能碱性电池出口量增长7.68%,特别是对刚果碱性电池的销售更是同比增长103.98%,并开拓了南苏丹和利比里亚等新市场。

这种信心也来源于科技革命带来的中非贸易新业态。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极大节省了交易成本,电子商务蔚然成风,云上展会将成为常态。刘继森说:“新技术的应用,使中非客商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中非贸易交流将更便捷,交易成本更低。未来完全可能实现广交会永不落幕。随着非洲电子通信技术和5G技术的运用,中非贸易的电子化完全有可能实现。”

非洲广东总商会调研结果显示,后疫情时代,抗疫物资、机械加工设备和教育类相关产品在非洲市场需求明显增加,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支持和市场开放等领域的互利互惠空间依然非常巨大。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例,非盟会议中心、亚吉铁路、蒙内铁路等一大批旗舰项目在非洲建成使用,为中非合作树立典范。广东世能电力设备集团董事长侯建雄表示,今后将对非洲业务的发展进行针对性部署,后疫情时期在非洲投资的重点将由电力领域转向电力和与国内民生相结合的资源投资并举,把“一带一路”项目真正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中非经贸关系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中非在物流方面存在短板。据非洲信盟控股(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许宾介绍,目前,中非物流存在以中小散企业为主,服务同质化严重,企业不具备完善的供应链服务,最后一公里服务基本缺失等问题。

另外,疫情影响下,非洲部分国家治安状况下降、买方付款意愿下降、货物拒收、企业破产、汇率波动等风险明显上升。霍江涛呼吁,企业在把握机遇、持续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的同时,要及时跟踪目标国(地区)及相关行业的关键性风险信息,加强客户管理,与买家及时沟通,采取稳妥的结算方式,尽可能规避风险,促进中非经贸可持续发展。



主办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运营单位:北京中标赛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