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8月26日报道,英国石油公司(BP)等海外石油巨头纷纷收购新能源企业。这是因为油价高企,石油巨头可用资金量增加。除欧洲企业外,此前对可再生能源等持消极姿态的美国企业也开始采取行动。各企业将加快转变依赖化石燃料的盈利结构,但股市对难以产生短期利益的可再生能源投资评价不高。各企业努力在促进脱碳和争取最大利润之间寻求平衡。

  “我们正朝着建立具有成本竞争力的全球(氢)生产基地的目标加快行动。”BP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卢尼在2日的财务业绩发布会上表达了对开展有望成为新一代主要能源的氢业务的热情。

  报道称,7月,BP向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出资40.5%,该中心在澳大利亚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制造氢。BP没有透露收购金额,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项目于2014年启动,规模为360亿美元。

  BP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即获得全球氢市场10%的份额。卢尼表示:“亚洲可再生能源中心有潜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可再生和绿色氢能中心之一。”他强调,这次投资对于实现目标而言至关重要。

  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5月宣布,将以16亿美元现金收购克利尔韦能源集团50%的股权。克利尔韦能源集团是美国第五大可再生能源公司,在风力发电方面表现强劲。道达尔采取了一系列行动,4月宣布收购美国核心太阳能公司,2月收购美国太阳动力公司的商用和工业用太阳能发电业务。

  道达尔设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达到1亿千瓦的目标,但截至今年6月只有1160万千瓦。仅靠单独研发很难做到这一点,其目标是通过连续收购来提高发电能力。9日,壳牌公司完成了对印度可再生能源初创公司斯普恩格能源公司的收购,后者在太阳能发电等项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在用金钱换时间的战略方面,各公司是相通的。

  报道指出,与受到股东和政府强大压力的欧洲公司相比,美国大型企业原本被认为更不愿脱碳,如今也开始行动。雪佛龙公司6月宣布已完成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的收购,总收购价为31.5亿美元。

  雪佛龙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即使参与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也无法为股东创造价值。”这被业界理解为其与欧洲企业姿态不同。

  美国可再生能源集团开展以废油和植物油为原料制成的轻油和航空燃料业务。在环境监管加强的背景下,雪佛龙设定了到2030年可再生燃料日生产能力达到相当于10万桶石油的目标。这次收购行动使其得以确保实现目标的三分之一。

  石油巨头纷纷加紧进行巨额并购的背景因素是,石油价格高企,手头资金较为宽裕。石油价格目前虽有小幅下跌,但仍是(新冠疫情发生前)2019年12月的1.5倍水平。雪佛龙截至6月底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比2021年12月翻了一番,达到120.29亿美元。

  不过,比起投资新一代能源,股市更倾向于欢迎分红和购买自家股票等短期股东回报。在欧美五家大公司中,重视巨额股东回报的埃克森美孚公司自年初以来股价涨幅最高,达55%。积极向新一代能源转变的欧洲公司股价涨幅仅为两三成左右。




主办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运营单位:北京中标赛宇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