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又爱又恨的事物中,糖是比较独特的一个。人类历史绝大部分时期,糖是招人爱的好东西,但自从现代医学认定它是诱发诸多疾病的疑犯以来,它开始变得声名狼藉,恨它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与糖打交道的企业来说,情感上更为复杂,添多添少,如何标注,常常纠结不清。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伴随人们对由糖类摄入过量引发的健康问题日益重视,“控糖”“减糖”“戒糖”等概念逐渐流行。这也使得食品企业对待糖的问题非常谨慎,在食品标签内容表述上生怕引起消费者“不适”,但“字斟句酌”的标注却常常让人看不懂,饮料的甜度成谜。
目前市面上销售的许多瓶装饮料未明确标出含糖量数据。有的奶制品饮料虽在配料表中列出了“白砂糖”等,却未明示添加的量。而奶茶等现制现售饮品在含糖量问题上喜欢玩花活儿,自创的各种“新概念”让消费者一头雾水。比如,在外卖平台,某奶茶品牌一款名为“热大口草莓桃”的饮料,在糖量一栏,标注有“少甜、正常甜、少少甜、少少少甜、不另加甜”5个选项;另一个奶茶品牌的一款“百香果茶”饮料,其糖度被分为“标准糖、多糖、半糖、微糖”4档。
“标准糖”是多少糖?“少少甜”比“少甜”究竟少多少?有媒体记者询问了多家奶茶店,但经营者均未给出清晰的解答。企业商家在含糖量问题上含糊,是因为他们“自创”的说法没有标准。但从行业管理角度讲,没有标准是不行的。事实上,关于食品中的糖,我国法规标准早有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明确,若在食品标签上宣称“无糖”或“零糖”,需满足糖的含量≤0.5g/100g(mL);宣称“低糖”,需满足糖的含量≤5g/100g(mL);宣称“减糖”,需满足糖的含量“比基准食品减少25%以上”。
不过,除上述几个与含糖量相关的概念,现行国家标准中尚无其他细分的概念及细化规定。企业商家自说自话,一定程度上也与相关标准缺失有关。正基于此,有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更细化的法规标准,规范企业经营。据了解,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对含糖饮料实行分级管理,比如新加坡,其分级制度规定,根据每100mL饮料中的含糖量将饮料分为A、B、C、D4个等级(从A到D含糖量逐渐增加),各等级不仅要将含糖量清晰标示在标签上,还要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以便消费者购买时能轻松识别。
我国也在建立含糖饮料分级制度方面进行尝试探索。2023年10月,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征求意见稿)》。该征求意见稿明确,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包括3款,分别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其建议是“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橙色标识),其建议是“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绿色标识),其建议是“看懂营养成分表”。征求意见稿发出后,含糖饮料健康提示“红橙绿”系列标识开始在上海150余家含糖饮料售卖场所进行试用,提醒消费者适当选购。
上海在含糖饮料售卖场所设置提示标识的做法值得推广。今后还应当更进一步,相关部门应对含糖预包装食品生产和标签标注内容提出分级要求,形成标准制度,让相关企业“有标可依,有标必依”。
人们把经过巧妙伪装以诱骗人上当的计策或手段称为“糖衣炮弹”,现如今,这颗炮弹因“糖衣”失效已经成了哑弹,相反,以“无糖”“减糖”衣之,倒可迷惑不少人。所以,对控糖型消费者而言,当看到食品标签中有关于糖的概念或声明,出于健康考虑,最好搞清楚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把配料表里那些看不懂的成分查一查。而对于与糖打交道的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对待糖还是要认真起来,不能不清不楚。要知道,在糖的问题上含糊,是不诚信的表现,这会降低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的发展前景恐怕也就含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