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步伐再提速。近日,国务院批复了《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副署长孙玉宁介绍,上海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主要依托国际航空枢纽,以促进国际商务交流为目标,在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口岸限定区域管理制度基础上,叠加了进出境人员便利化的政策和措施,将“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从货物向自然人拓展,汇聚全球要素和资源,是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平台。
和我国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比较,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有其特色。孙玉宁表示,该商务合作区是一个全新的区域,并不是对目前国内某一类型特殊区域的简单复制,而是对国际国内各类区域功能的借鉴、集成和创新。
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姚为群表示,商务合作区的建设有利于提升上海“五个中心”能级,更好集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也有利于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让东方枢纽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联动起来。
根据《总体方案》,该商务合作区有三个定位、三个核心功能和三项具体的管理措施。
海关总署自贸司司长陈振冲介绍,该商务合作区未来可以发挥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三个定位上,一是成为便利国际商务交流的新平台,为境内外商务人士开展交流、合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二是成为服务资源要素汇聚的新载体,区内开展会展、培训等业态,带动货物流和信息流交汇流动,更好集聚全球要素、配置全球资源,有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三是成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新节点,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长三角乃至全国各类企业国际商务交流提供平台载体,有力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商务合作区三个核心功能即承担便利国际商务交流、服务高端国际会展活动、提升培训服务质量;同时围绕便利人员进出、便捷行李物品管理、实施货物高效管理三方面进行管理。
国际商务合作区选址紧邻浦东国际机场和上海东站。为何要在此建设商务合作区?姚为群说,浦东国际机场是我国国际航空的门户枢纽,年旅客吞吐量超过7000万人次,把浦东国际机场、上海东站、洋山港、外高桥港连起来,可形成“港口+机场+高铁”组合,让“东方枢纽”无缝衔接国际与国内;浦东新区是全国首个自贸试验区的所在地,还包括临港新片区。商务合作区兼具综合保税区、海关监管区和口岸限定区的功能,具备便利化管理制度集成创新的优势条件。从政策的叠加效应可以看出,商务合作区是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
无需签证入区政策是一大亮点。在便利人员进出方面,《总体方案》提出,移民管理部门对持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搭乘国际(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的境外人员无需核查中国签证等入境许可。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负责人龚耀说,境外人员搭乘国际或地区航班自浦东国际机场入区无需中国签证,移民管理部门凭商务合作区综合管理机构备案的有效邀请,仅开展国际旅行证件核验。同时,国际侧入区的境外人员在区内开展商务活动,可停留30天,并可根据需要申请延期。
据介绍,下一步,上海市将从三个方面有序推进该商务合作区建设:
一是围绕国际商务合作区的功能定位,抓好相关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坚持“站场城”融合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聚焦三大功能及配套服务功能,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是围绕最大程度便利,抓好流程优化。通过数字化赋能,优化境外人员入区邀请文件的签发、派送、使用等流程,并为国际、国内侧人员提供便利的通行管理服务。此外,对涉及人员较多的活动,比如会展、培训等,综合管理机构将会同相关部门,提供资源支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确保运转顺畅。
三是围绕一流品质,抓好建设管理。广泛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新材料,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在空间布局上,按照大空间、强复合、有弹性的思路,统筹用好地面和地下空间,充分发挥第五立面作用,提升单位空间利用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