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刚加入WTO的前5年,中企因知识产权纠纷引发的经济赔偿累计超过10亿美元,一些纠纷甚至对相关产业造成重创。那时,全世界86%的研发投入和90%以上的发明专利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经过20多年的时间,中企实力不断增强,从‘毫无反抗之力’转变为逐渐拥有海外维权底气。”在日前举办的主动海外维权研讨活动上,华大智造高级副总裁及总法律顾问韦炜介绍了该公司多年来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经验。

“华大智造仅在2020年1月到9月,在海外诉讼、专利申请费方面的支出就超过了1.52亿元,占到了全部管理费的78.31%。”韦炜以华大智造赢得对因美纳专利诉讼案举例说明。2019年5月,华大智造在美国起诉因美纳专利侵权,指控其侵犯了华大智造旗下公司CG的双色测序技术专利,该专利涉及各种因美纳基因测序仪和相关试剂。华大智造要求因美纳停止侵权,同时申请对因美纳的永久禁令,并赔偿损失。最终,法院判决因美纳对华大智造的双色测序技术专利侵权,华大智造获得3.34亿美元赔偿。

当时,华大智造海外市场正在快速扩张中,同时因美纳公司发起全球专利狙击战。“此次,华大智造主动出击,拿出年营收额的7.5%来打专利官司,不仅维护了公司合法权益,还为企业基于CoolMPS测序技术的产品进入美国市场进一步清除障碍,争取到了更多市场机会。”韦炜表示,华大智造通过长期投入,已经拥有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源头专利布局,这也是华大智造的核心资产之一。开发和保护知识产权,是华大智造在基因测序领域持续发展,为行业提供一流生命科技核心工具的重要基础。

“这次诉讼取胜,彰显了华大智造对保护自身知识产权的认真态度和坚定信心。”韦炜说。

尽管海外维权初见成效,但我国企业在海外维权方面整体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律师戴晓萌表示,当前,中企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激烈竞争主要来自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相应地,知识产权纠纷高发的地区也集中于这些区域。从国内范围来看,涉诉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市。

对于当前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待解决的问题,戴晓萌表示,一方面,国内企业积极应诉较少。在发生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时,约有60%以上的中企选择不应诉。不应诉的结果往往是该企业支付巨额的赔偿,或是高昂的专利、商标使用费,或是退出该国市场。另一方面,企业在海外知识产权布局缺失。企业在扩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不能进行全球性知识产权战略部署,未对知识产权有系统性长远规划,导致在面对频繁的知识产权诉讼和争端时,常常需要支付大量资金走和解之路。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减少纠纷,戴晓萌建议企业应做好IP管理体系,建立外部维权机制,避免产品遭到侵权,完善销售渠道。同时,深入调研行业和其他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风险情况,借鉴专业机构经验,提前熟悉海外规则,做好纠纷应对机制安排。




主办单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

运营单位:北京中标赛宇科技有限公司